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材料学院博硕学术论坛”

2016年11月22日 08:13  点击:[]

2016年11月19日上午和20日下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材料学院博硕学术论坛”在工程技术楼A座512举行。学院科研成绩突出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论坛上作报告。楠顶、白亮、杜赵新、闫亮明、刘景顺和新巴雅尔六位指导老师在现场进行专业点评。八十余位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

19日上午8:30-12:00的论坛邀请到以下五位研究生作报告:

1.博士研究生王文彬的题目是利用沙漠风积沙制备镁橄榄石陶瓷及其性能研究。主要阐述了镁橄榄石是SiO2-MgO二元系统中最稳定的耐火相。由于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在耐火材料、可调谐激光器、微波通信中广泛应用。除此之外,镁橄榄石的高力学性能,优良的生物活性与降解性使其在生物材料的应用中具有巨大潜能。

2.博士研究生高晓刚的题目是KN型钾盐对Ti6Al4V合金ATIG焊缝成形和组织的影响。主要研究了KN型钾盐(KF、KCl、KBr)对Ti6Al4V进行ATIG焊接,焊后研究了焊接的成形和组织。KF能显著增加焊缝熔深,减小熔宽;KCl居次,而KBr基本不影响焊缝熔深和熔宽。表明同阳离子的钾盐,相比其氯化物和溴化物可显著影响Ti6Al4V焊缝成形。

3.博士研究生崔俊杰的题目是Ni/MH电池阴极材料Ti1.8(VFe)CrNi0.2+xwt%LaNi5活化性能机理的研究。主要阐述了Ti-V系合金由于其巨大的储氢容量而备受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在强碱溶液中缺乏放放电能力而一直未能应用于Ni/MH电池的阴极材料。自从新型合金V3TiNi0.56作为Ni/MH电池的阴极材料以来,由于其高放电容量和高扩散率备受关注。该研究以复合材料的方法来解决母合金存在的问题。

4.博士研究生王晓东的题目是经济型石油套管钢30MnCr22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主要研究了30MnCr22钢在热轧过程中的高温塑性和再结晶行为,有利于掌握其高温变形规律,分析各变形参数对其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从而优化轧制工艺参数,控制轧制变形过程,实现30MnCr22钢管的TMCP,并为其热力偶尔数值模拟提供流变应力数学模型。

5.硕士研究生俞奥的题目是SiC/Al复合材料复合层的研究。主要阐述了MMCs是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与陶瓷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有效结合,具有很高的剪切和压缩变形强度以及很高的高温服役能力。该研究采用搅拌制备金书记复合材料,并且研究了对SiC/Al浸润性的影响因素。

20日下午2:30-6:00的论坛邀请到了以下五位研究生作报告:

1.博士研究生孙振邦的题目是铝合金LB-VPPA符合焊接残余应力场预测。主要介绍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因其电弧挺度大、能量密度高、一次性穿透深度大等特点,在保证铝合金阴极清理作用的基础上可获得熔深大无气孔的焊缝,是中厚板铝合金焊接较为理想的方法。激光焊接具有速度快、熔深大等特点。弥补了单电弧焊接的稳定性差,电弧发散,速度慢等不足,从而形成了一种高效高质量的焊接方法。

2.博士研究生岑耀东的题目是异种钢自冲铆钉铆接工艺研究。主要研究了自冲铆钉铆接的工艺特点,基本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热输入,工艺简单,已经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多材料车身冷连接方法之一。采用半空心铆钉刺穿上层板并于下层板,通过塑性大变形形成机械自锁来实现。

3.博士研究生蔡会生的题目是凝固速度和Ce共同作用下AZ91镁合金的组织性能变化。主要介绍了AZ91镁合金是一种具有较高比强度和优良铸造性能的轻质结构材料,用稀土元素对其进行合金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稀土在AZ91镁合金中的作用效果并不完全一致。此外,凝固冷却速度也会对稀土的扩散、稀土与其他合金元素的相互作用能力等产生影响。

4.硕士研究生刘国龙的题目是双极时效工艺对β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淬火后的β基体中,在低温时效时,可以析出等温ω相,随后的较高温度时效可以在ω和β相界处均匀析出次生α相。

5.硕士研究生马伯乐的题目是双稀土改性SrZrO3涂层的硬度和热导率研究。主要研究了双稀土掺杂的SrZrO3涂层经过高温热处理后硬度要比单一相的SrZrO3涂层要高,掺杂稀土元素能提高SrZrO3涂层的硬度,以及双稀土掺杂的SrZrO3涂层比单一相SrZrO3涂层热导率更低。

十位同学分别对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精彩的剖析和总结,专业老师的点评也可谓针砭时弊。同学们表示此次学术论坛非常有意义,对科研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希望论坛能够长期办下去。

上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下一条:关于举办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材料学院博硕学术论坛”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