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立足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于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及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行业技能娴熟、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思维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冶金、材料、机械、能源与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应用研发、工程工艺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成为杰出的行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招生就业
本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自治区首批重点建设学科设立于2003年,2004年正式开始招生。2019年,被学校列为培育建设类重点专业,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在冶金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汇点上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专业发展势头良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已突破40%,显示出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和行业适配度。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涵盖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如: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铝电分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同时,每年约有9%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深造院校涵盖多个“双一流”重点高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在深造与就业领域均展现出优异的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涌现出一批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

|

|
就业率:91.4% |
就业率:93.8% |
就业率:92.7%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三、专业建设
教学科研平台:内蒙古自治区轻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协同创新中心、多功能铜材料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冶金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专业拥有50多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达到5153581元,能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支持,有助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

本科实验教学中心

|

|
科研教学实验室 |
四、教育教学成果
本专业办学成绩显著,获得我校组织的课程思政大赛上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青年教师技艺大赛

教学教研活动

教育教学成果
人才培养:在各类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0余项。

|

|
全国模拟炼钢-轧钢大赛 |
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 |

高水平教材

教学竞赛成果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及高级工程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人,占教师总数的73%。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并长期聘请多位来自行业一线的企业专家担任教学指导与实践导师,进一步增强了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教师团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持续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多年来,专业为自治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建设与实践积累,已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教学平台,为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