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基于我国现阶段逐步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方向发展而于 2024年设立的新兴本科专业,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学科基础,以内蒙古自治区独有的风能、光伏、稀土、石墨等资源优势为载体,为适应国家及地区的新能源和有色金属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自治区“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先进轻金属材料开发与加工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以新能源材料,稀土、石墨等新材料为人才培养特色的应用研究型专业。
二、人才培养
本专业立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全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相关器件战略需求,服务于能源、材料、信息和高端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研究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风能、光伏、氢能、储能领域的新材料设计、器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运营与管理、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成为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年招生规模保持每年80人左右,招生范围面向全国,以内蒙自治区为主,辐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为国家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等培养及输送大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及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从事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器件开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主要学习专业课程包括:
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基础与应用、新能源材料基础与应用、能源转化存储材料与器件设计、材料分析方法、功能材料、材料合成与制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科技论文翻译、外文文献检索、氢能与氢能应用、计算材料学、稀土材料及其应用以及新型碳材料等。
三、专业建设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由本硕博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阿如罕教授领衔,同时聚集了有来自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9人的教师团队,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化率100%。本专业以 “新工科”理念为引导,对标自治区一流专业和卓越2.0建设,主动适应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器件产业需求,丰富专业内涵与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秉承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特色,为区内外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培养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适合于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光伏、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自治区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行业、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产品销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亦可继续考研深造。


四、科研成果
依托本专业建设的先进储能技术与关键材料教师团队。近3年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项目、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